谁装修时没为“房间数量”犯过愁啊?尤其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总觉得“多一间房就多份安全感”——老人要住、孩子要住、客人要住,恨不得把每个角落都隔成房间。
可上海这家人偏反着来:三代四口人,愣是拆了一个房间,只留两间卧室,结果完工后比原来的三室还舒服,看完我都想把自己家的墙敲了重新装!
先说说精装房的坑,是不是很多人都踩过?
原户型明明标着“三室两厅”,可每个房间都小得像罐头盒——次卧摆张单人床就没地方放衣柜,客厅塞个沙发就挤得走不动道,收纳更是“缺胳膊少腿”:鞋堆在玄关、猫砂盆只能放阳台,进家门跟进杂物间似的。这家屋主也没逃过,所以干脆狠下心“拆墙换血”。
你猜他们怎么改?
把原来的客厅改成了次卧!
用磨砂玻璃当隔断,光顺着玻璃渗进来,房间亮得能看清地毯的纹路,但外面完全看不到里面——老人住这儿,早上能晒到太阳,孩子偶尔过来玩,铺个拼图就能蹲一下午,比原来的小次卧舒服十倍。
而北面那两个小房间呢?
直接打通做了LDK一体化的客餐厨!
没有了承重墙的挡路,空间像被“吹胀”了一样,孩子跑着玩遥控车都不用怕撞墙,大人坐在沙发上就能和厨房做饭的人聊天,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喊“饭好了”,是不是比原来的“各自关上门”强太多?
最绝的是撤了茶几!
原来的客厅摆个大茶几,走路都得绕圈,现在换成个小边几,空间空出来——孩子能铺爬行垫打滚,大人能练瑜伽,周末邀朋友来,搬几个蒲团围坐,比摆个占地方的大茶几实用一百倍!
你说,是不是很多家庭都想过取消茶几,却怕“没地方放东西”?其实试过才知道,“空着”的空间反而更灵活。
玄关的设计我直接抄作业了!
整面墙做了“全能柜”,鞋、衣服、猫砂盆都能塞进去,侧面还留了镂空层放包包、钥匙——出门直接拿,不用翻遍整个柜子。柜门用了镜面材质,一开门就能照镜子整理领口,还能把玄关“拉”得更大——你家玄关是不是也堆得乱七八糟?是不是也想要这样“能装又好看”的柜子?
厨房和卫生间互调的操作,我一开始还捏把汗,结果看完直呼“神来之笔”!原来的厨房小得连双开门冰箱都放不下,改成卫生间后,做了干湿分离加洗衣柜——早上再也不用抢着刷牙,洗完衣服直接在干区晾,不用抱着衣服跑阳台。而原来的卫生间改成厨房,做了一字型橱柜加中岛台,冰箱、烤箱都能内嵌,做饭时家人能在中岛台旁边剥蒜、递盘子,比封闭厨房有温度多了——你是不是也梦想过这样“能聊天的厨房”?
卧室的细节也藏着巧思:主卧做了地台床,比普通床省空间,床头连着装台,暗藏的灯光晚上打开,暖乎乎的,比买个大梳妆台占地方强。
次卧用榻榻米把阳台抬高,老人可以在上面晒太阳、看报纸,孩子能在上面玩积木,甚至偶尔客人来,铺个床垫就能当客房——你说,这是不是比原来的小房间“一物多用”?
其实装修哪是“比谁房间多”啊?是“比谁把空间用得巧”!你是不是也以为“房间越多越好”?但其实挤在小房间里,连转个身都难,不如把空间整合起来,让每个区域都能“舒舒服服用”。就像这家,两个房间却能装下三代人的幸福——你家有没有因为房间多,导致每个空间都很小的情况?是不是也想过拆墙重组,但怕“改砸了”?
说到底,装修是装给自己住的,不是装给别人看的。
舒服、实用比“房间数量”重要一万倍——你说,是不是这个理?你家装修时,有没有过“反常规”的操作?
来评论区聊聊呗!
配资证券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