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刚刚开始致力于改善中韩关系,然而美国却立刻对韩国施加压力,表现出不满。美韩同盟真的能如铁板一块般团结一致吗?若中日韩携手合作,美国是否会容忍自己辛苦构建的东亚小圈子被扰乱?
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刚满一个月,便迅速确定了三项重要国策:第一,强调韩美同盟必须“坚固”;第二,美日韩合作应当“紧密”;不过,许多人都看得出,李在明真正迫切想要实现的,正是“尽快改善中韩关系”。这一点从他迅速任命金民锡、姜勋植、李汉柱等被视为“知华派”的官员到重要职务上,便可见一斑,无疑是在兑现他对于改善中韩关系的承诺。
大家都明白,李在明政府上台并没有经历过渡期,加之大部分他的亲信仍被阻碍在国会中,“尹锡悦旧部”也尚未被替换。这意味着李在明的执政初期可能会面临更为困难的挑战,情况比一般政府开局要艰难得多。那么,他为何在改善中韩关系上如此心急?核心原因在于韩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中国。中国已经连续20多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世界工厂”,对半导体、机床等高科技产品的需求极为旺盛。如果韩国自愿停止向中国出售芯片,无疑是主动放弃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这并非单纯是企业赢亏的问题,更关乎韩国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生死存亡。现实早已证明,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连美国在特朗普搞起对华关税战时,也很快踩了刹车,这说明了什么呢?中国市场,谁敢真的放手?谁又能对其无动于衷?
展开剩余57%当李在明试图缓和中韩关系时,美国显然不高兴,国务卿鲁比奥原计划于8号赴韩国访问两天,却突然取消了行程,理由是所谓的“美国国内局势”。这一解释的可信度自然因人而异,但美国国务院明确表示,鲁比奥将于10号出席在马来西亚的东盟论坛。这里暗含的意味不言而喻:一个是刚刚表示因国内事务而无法出席,接下来却能飞往东南亚开会,这完全让人怀疑鲁比奥实则是在“惩罚”李在明政府的友好立场。
韩国若想与中国拉近关系,美国立刻就甩脸施加压力。但如果这演变成一种大趋势呢?今天的韩国试图靠近中国,明天或许还有其他国家跟进,美国的威严能够随意耍在这些国家之间吗?日本首相石破茂的老前辈鸠山由纪夫在我们举办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大声呼吁:“美国变了,日本也得作出变革”,显然,中日韩的联手时刻已经到来了。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反映出特朗普只顾美国利益,完全无视盟友利益的现实局面。日本为了尽可能保护自身利益,势必得与美国保持距离,至少应当远离特朗普。如今局势非常明晰,李在明已经大力呼吁改善中韩关系,而日本的石破茂政府也表现出务实的态度对待中国。至于中国,它始终愿意与日韩成为朋友,现在正是中日韩联手的最佳时机。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能允许自己的东亚小圈子被“搅局”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美国也无法阻挡这一趋势。从经济层面来看,日韩与中国的联合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一味追随美国不仅会导致自身资源的稀缺,甚至还可能需要将本应属于自己的余粮贡献给美国;在政治层面,李在明高呼“改善中韩关系”,而石破茂则拒绝向美国的不合理关税政策妥协,这显示出日韩两国似乎正在恢复自己的自主性。因此,可以说,不是美国不允许,而是美国无法做到。如果美国执意逆流而行,最终必将尝到“霸权崩溃”的苦果。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证券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