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正在对比利时、德国和法国进行访问,并将在布鲁塞尔期间参加中欧高层战略对话。这一系列访问旨在为本月中旬即将举行的中欧峰会领导人会晤做充分准备,同时也是为了加深与法德为代表的“老欧洲”国家的关系。按照外交惯例,王毅首先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等官员进行了会晤。尽管如此,王毅此次访问中最受关注的还是德国和法国之行。特别是在访问德国时,王毅明确表示,中国相信德国将继续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
一、稳住欧洲,维持大战略
近年来,部分国内观察者对冯德莱恩等布鲁塞尔官员的外交手段逐渐失去了耐心,认为他们已逐渐变成美国的“跟班”,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尤其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被迫跟随美国的步伐,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对抗。这场战争使得欧洲经济蒙受重创,尽管各国高层心知肚明,但他们依然未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持续在经济和安全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尤其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他毫不掩饰对欧盟的不满,一方面绕过布鲁塞尔与俄罗斯展开对话,另一方面对欧盟挥舞关税大棒,要求增加“保护费”,甚至口出不逊。欧洲本可以在中美博弈中采取更为平衡的策略,但冯德莱恩等官员过度关注讨好特朗普,导致与中国的关系一直保持距离,并且在某些场合不时与美国步调一致“挤兑”中国。
展开剩余77%然而,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剧变。虽然欧盟对特朗普仍抱有一定的幻想,认为他不会轻易放弃对欧洲的安保承诺,但欧盟内的裂痕与分歧逐渐显现,尤其是东欧国家的立场更为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美欧在许多问题上保持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欧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已经彻底封闭。中国拥有独特的外交智慧,在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能够推动中欧之间的合作。
中欧之间最根本的共识是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对于依赖外向型经济的欧洲国家来说,这一共识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欧美之间也存在深刻的分歧,尤其是在欧洲一体化方面。美国一直对欧洲一体化抱有敌意,从科索沃战争到俄乌冲突,再到特朗普支持极右翼政党,暗地里一直在削弱欧元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此不同,中国则乐见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且支持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平衡力量。这些年来,中欧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已有深厚的基础,双方从中受益匪浅。
布鲁塞尔的官员们通常与民众的诉求脱节,这种现象是欧美政治“右转”的一部分。冯德莱恩作为欧盟领导人,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压力,甚至正在遭遇不信任投票。而中国方面对于这一切早已有充分的判断。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到王毅此番访问比利时、德国、法国,中方的外交策略逐渐显现:通过分而治之、稳住重要伙伴,确保中欧关系的大局不会动摇。德国和法国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二、中方送“大礼”,中德关系展现新机遇
德国和法国的外交环境不同,中德之间更多依赖于务实的经贸合作,而中法之间则更注重政治层面的战略合作,特别是在多边主义的维护方面。中法之间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戴高乐时期,至今仍是全球事务中的重要力量。谈到欧洲战略自主,法德两国的共识至关重要。马克龙长期高喊“欧洲战略自主”,然而由于德国的犹豫和东欧国家的冷淡,这一理念一直未能真正落实。
要实现欧洲战略自主,法德两国的紧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东欧国家的态度也起着关键作用。过去,东欧国家常常在美国的支持下对欧洲一体化进行干扰,特朗普的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一分裂。然而,在特朗普二度上台及俄乌战争背景下,欧洲有了更多重新审视战略自主的机会。法国和波兰的密切接触,给外界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中方始终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并鼓励法德两国在这一方面开展合作,这一策略的推进将是未来的观察重点。
近期,中德两国领导人通话并达成共识,墨茨政府表示愿意以建设性态度推动中德关系发展,这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调。在王毅访问德国期间,他进一步明确了中方的立场,表示中国愿意看到德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并愿意通过密切的高层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
王毅外长还特别提到,德国与中国有着相似的历史经验,尤其在统一问题上。德国在二战后曾被美苏分区占领,经历了东德和西德的分裂,而在两德统一时,中国无条件地表示支持。王毅强调,相信德国将继续遵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的国家统一,就像当年中国坚定支持德国统一一样。
此外,王毅还在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共同会见记者时,向欧洲送上了“中国大礼”——稀土。他表示,只要欧洲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并履行必要程序,中国将保障欧洲企业的稀土需求。为了确保不影响欧洲企业的生产,中国还为其提供了“快速通道”。此举无疑显示出中国对德国的诚意,尤其是在稀土这一关键领域,展示了中方的合作愿望。
三、中方的诚意,德国如何回应?
中方的这一“大礼”充满分量,尤其是与美国展开的关税博弈成效显著。去年,特朗普加大了对中国的关税压力,最高时加征145%的关税,但中国始终坚持反制,最终使得美国港口的中国货船数量骤减,商业供应链遭遇重大挑战。更有甚者,中国将多种关键稀土列入管制清单,这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汽车和军工企业。面对中国的强硬回应,特朗普不得不作出让步。
而与美国不同,中方向欧洲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稀土供应政策,开启了“绿色通道”。这种姿态展示了中国的诚意,特别是对于德国这种工业强国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极具吸引力的合作机会。尽管两国在许多问题上仍有差异,但中方的这一诚意已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两国的距离,未来两国的合作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中德关系无疑将继续稳步发展,而这一过程中,德国的实际行动将是关键。中国已经展示了足够的诚意,接下来,德国如何回应,将决定两国未来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证券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